用受孕日推算預產期,不再只靠月經週期
目錄
受孕日到預產期怎麼換算?
在受孕日或排卵日加上 266 天(38 週)即可得到預估的預產期。例如 6 月 1 日受孕,隔年約 2 月 22 日生產。實際胎齡仍需透過早期超音波確認,醫師會視胎兒發育情況調整。
受孕日計算 vs LMP 計算
臨床上多以 LMP + 280 天推算,假設週期 28 天、排卵在週期第 14 天。
若週期明顯偏長或偏短,LMP 方式易出現落差,受孕日計算法更貼近真實狀況。
週期不規則時的幫手
可透過排卵試紙、基礎體溫、宮頸黏液等工具鎖定排卵日,作為受孕日參考。
在排卵難以判定時,孕 7~10 週的超音波量測(CRL)最能反映真實胎齡。
記錄每次週期長度與排卵結果,產檢時提供給醫師,可協助修正預產期。
IVF/FET 等特殊案例
體外受精/顯微受精需根據胚胎移植日與胚齡(Day3/Day5)推算預產期。
凍胚移植同樣以移植日 + 266 天計算,再依胚胎發育階段微調。
建議準備好移植資料與週期紀錄,在產檢時與醫師討論,確認最適合的預產期。
孕期必備三件事
- 驗孕後盡快預約第一次產檢,透過初期超音波校正胎齡與預產期。
- 把週期、排卵日、症狀記錄在 App 或手帳,產檢時方便醫護參考。
- 若出現出血、劇烈腹痛、發燒等異常狀況,務必立即就醫。
線上試算是參考,最終以醫師評估為準
把排卵/受孕紀錄整理好,結合超音波資料,與醫師合作調整預產期,再依此安排產檢與生產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