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記號(科學記數法)一步步上手
目錄
60 秒理解科學記數法
把小數點移到只留下 1 個非零數字在最左邊,移動幾格就把幾寫成 10 的次方。往左移代表正指數,往右移代表負指數。例如:123,000 = 1.23 × 10^5,0.00087 = 8.7 × 10^-4。
為什麼要用科學記數法
在物理、化學、工程等領域常遇到極大或極小的數字,科學記數法讓書寫與計算更俐落。
同時能保留有效數字,避免計算機或試算表在處理大/小數時失真。
大數如何轉成科學記數法
先把數字寫成帶小數點的形式,往左移到左側只剩一位非零數字。
移動幾位就是 10 的幾次方,向左移表示正指數。舉例:45,600 = 4.56 × 10^4。
再把科學記數法還原一次,確認沒有看錯位數。
小數與負指數的操作
把小數點往右移時,指數就是負的,例如 0.00032 = 3.2 × 10^-4。
科學記數法的乘除法:係數直接相乘/相除,指數則加或減。
轉回一般表示時,指數為負向左移小數點,指數為正向右移。
課堂與實驗的實用技巧
- 準備一張常見 10 的次方速查表(10^3=千、10^6=百萬等)。
- 使用科學計算機時加上括號,避免運算順序錯誤。
- 依照題目要求保留有效數字,不多也不少。
反覆練習+善用工具 = 科學記數法零壓力
勤練轉換與運算,加上計算機輔助檢查,就能在考試與實驗中快速又準確地處理各種數字。